黄桷兰的叶子边缘焦枯、脱落,若是遭受虫害导致的,在平时加强预防,出现虫害后,将虫枝叶剪掉,之后喷施药物治疗。若是施肥太多、太浓导致的,需要注意合理施肥,肥多后大量浇水稀释。若是湿度太低导致的,应往叶子上喷水增湿。若是夏季强光暴晒导致的,需避开直射光,不小心晒伤后,可移到阴凉处。
一、原因
1、遭受虫害:黄桷兰养护时如果不注意好方法,可能会导致虫害侵害,感染了虫害之后,黄桷兰的叶子边缘开始发焦,逐渐干枯,最终可能会脱落掉下来。
2、施肥不当:它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施肥,如果施肥太多,或是施肥的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根部被烧坏,也会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导致生长不良,引起叶子出现问题。
3、湿度太低:如果在生长养护时,生长环境中的湿度过低,会导致叶子变得特别干燥,引起叶子的边缘发焦、脱落。
4、强光暴晒:夏季的气温相对较高,如果遭受了强光暴晒,也会导致叶子被灼伤,引起叶子边缘焦枯、脱落。
二、解决方法
1、防治虫害:平时加强预防,尽量避免虫害出现,发现虫害出现后,应该将虫枝叶剪掉,之后喷施药物治疗。
2、合理施肥:注意合理施肥,一旦施肥过多过浓,需要大量浇水来稀释。
3、喷水增湿:在干燥的季节,可以用小喷壶向植株叶子上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
4、避开强光:夏季不能养在直射的强光下,不小心晒伤后,可移到阴凉处养护。
黄桷兰的叶子发黄,可能是施肥不当导致的,需要按照“薄肥勤施”原则,每隔一个月为其施肥1-2次,也有可能是浇水过少,使黄桷兰的叶片缺乏水分而干枯发黄,需要增加浇水次数,还有可能是病害虫导致,需要定期给黄桷兰喷洒除虫药剂。
黄桷兰叶子发黄的处理方法
1、薄肥勤施
黄桷兰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如果施肥次数过少,就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从而使其叶片干枯发黄,如果给黄桷兰施肥次数过多,就会导致植株出现肥害现象,需要按照“薄肥勤施”的方法,每隔一个月为其施肥1-2次。
2、补充水分
养殖黄桷兰时,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若浇水次数过少,就会导致黄桷兰的叶片因缺乏水分而干枯发黄,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每隔2-3天为其浇一次水,浇水时还可以在水中添加一些营养液,促进黄桷兰生长。
3、防治病虫害
黄桷兰在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受到病虫害,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叶片,如果发现黄桷兰叶片发黄是因为病害虫,就需要立即用消毒过的剪刀将黄叶病叶剪去,然后再对植株喷洒除虫药剂,每隔3天喷洒1次,即可除尽害虫。
4、养护管理
黄桷兰适宜生长在通风透气且温暖的环境中,可以将其放置在有散射光的阳台上进行养护,从而避免阳光的直射暴晒,还可以在黄桷兰的四周,用喷壶朝喷洒一些水雾,以保持环境的湿度,帮助黄桷兰生长的更为旺盛。
出现叶片下垂主要是晒太阳引起的,因刚移栽的黄桷兰的根系受到伤害对水分的吸收减少此时晒太阳蒸专加叶片的水分蒸发,当叶片的水分蒸发量大于根系的水分吸收量时叶片出现失水下垂。当失水严重时容易引起脱水死亡。刚移种的植属物在服盆期间不要晒太阳否则容易干枯死亡。
注:移入室内向阳通风处有利它的恢复生长。
黄桷兰开花早,嫁接后第2年即可开花。春肥、夏肥以施翠姆氮磷钾复合肥,秋肥施磷钾肥为主,由于黄桷兰不耐低温,夏季过后要减少氮肥的用量,采用沟施,或者结合下雨撒施,施于树冠滴水之外。施肥用量视树龄、树干大小而不同,幼年树每株每次0.1~0.5kg,成年树每株每次1~1.5kg。
晒阳的时间不足的原因,养殖黄桷兰应注意以下方法:
(一)喜光,不耐阴,但也不可置于烈日下曝晒。
如长期放在荫蔽处则枝长叶薄,叶片易脱落,花稀香淡,生长瘦弱;而夏季过于干燥时,应稍遮荫,并在盆周围浇水。
(二)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
黄桷兰叶大蒸腾快,水分消耗多,夏天往往浇水稍迟,叶缘就会焦萎,甚至灼伤嫩梢。浇水不足,盆土过干,会出现叶色萎黄焦边现象。浇水要浇透,以免发生浇根现象。因黄桷兰为肉质根,盆中水多少均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尤其怕积水,易引起根系发黑腐烂,雨季要将盆侧倒,注意防涝;发现烂根所致的黄叶或叶子变红,应严格节制浇水,甚至可待叶片发软挂下时再浇,浇的水要先贮存一下,使与气温相适应。
黄桷兰应在立冬前入室,否则一次寒霜就会损伤白兰的新梢和嫩叶,可在白天15℃左右,晚间不低于5℃的室温中越冬,如见叶子发皱、脱落,就表示受寒了;如叶片出现褐点、干尖、脱落,那就说明越冬室内温度过高。应该注意,不论叶片是因过冷还是因过热而脱落,均影响来年开花。还应注意防止煤烟灰尘,并增加树冠周围的湿度,经常用清水喷洗枝叶,保持叶面清洁,使枝叶鲜绿苍翠。
(三)性喜肥。
由于开花次数多,开一次花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故须及时进行补充,否则必然影响开花。宜施腐熟的人粪尿和油枯水,早春施淡液肥,逐步加浓,并掺入适量的硫酸亚铁,不要在过干或过湿时施肥,夏季可在下午浇肥,至傍晚浇清水,将肥水冲淡,驱散根部热气以免烧根,至9月底或10月初停止施肥。
(四)喜排水性能良好的酸性土壤。
如浇灌用水偏碱,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叶色萎黄。
(五)要求通风良好,否则易引起红蜘蛛危害,受害植株叶子发黄脱落。
出现此情况除喷药杀虫外,应将盆移至阴凉处,节制浇水,不久可重新生出新叶。
(六)发芽时间的掌握
黄桷兰一年只在春天及伏天发两次芽。在发芽其间枝条有一段停止生长的时期,过后才发第二次芽,边长枝条边开花,每次萌芽后,可开花五六朵,花期5-9月份。所以在生长期要剪去病枝、枯枝、徒长枝,摘除部分老叶,以控制树势生长,以利于促进花蕾的孕育和提高开花质量。摘除老叶时间以第一次生长盛期过后为宜,翌年春季也适当进行。
(七)扦插
扦插不易生根,而且中国栽培的黄桷兰由于气候等因素,都不能结果收种。可用紫玉兰、黄兰等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砧木可于春季上盆,先栽于盆的一侧,以便*接时,砧木较易贴近接穗,并可使*接部位尽量降低。嫁接时间以黄桷兰生长的旺季最适宜;少量的繁殖,也可用空中压条法,虽数量太少,但成活的把握大。
黄桷兰叶子发黑掉叶子要少浇水少施肥
及时修剪
当黄桷兰枝叶过度生长时需要进行修剪,枝叶过于拥挤会导致渗透性下降,影响内部的发育,如果发现黄叶或者锈斑叶,应该及时剪掉,提高植物的渗透性和观赏价值。
病虫害防治
导致黄桷兰叶子有锈斑的主要病害是褐斑病,当叶片刚开始出现发黄现象时,应该及时清理病叶,防止传播,同时还要喷洒药剂,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苯醚甲环唑分散粒剂等。
方法
光照
在养殖黄角兰的时候,应该保持明亮的阳光照射,给予适当的散光,可促进黄角兰进行光合作用。夏季时的光照过强,需避开直射光,养在柔和的散光下,晒伤后移到阴凉处。
控制浇水
给黄角兰合理浇水,一旦出现积水过多的情况,需促进积水排出。
是介壳虫
介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卵孵化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营固定生活,即形成介壳。介壳虫Lecanium conic,蚧的一种。抗药能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
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
加强植物检疫:在自然情况下,介壳虫活动性小,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花卉交换、调运频繁,人为和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检疫工作规定花卉不带危险性病虫(含各种繁殖材料)方可运输。如发现病虫,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消灭,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人工防治: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
药剂防治: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捕食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寄生盾蚧的金黄蚜小蜂、软蚧蚜小蜂、红点唇瓢虫等都是有效天敌,可以用来控制介壳虫的危害,应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1、遮光防晒
黄角兰叶子发焦可能是受到阳光的直射导致额,它属于喜光植株,但是害怕强光的直射,此时应该及时将植株移至阴凉处,保持周围空气流通,养护一周时间即可恢复正常。
2、更换土壤
黄角兰适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土壤中,如果盆土发生板结,可能导致植株根部无法吸收到水分和养分,从而使黄角兰叶子发焦,此时需要将植株从土壤取出,重新栽种到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3、补充水分
黄角兰在生长期时对水分的需求比较高,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则会导致植株茎叶缺水,而且黄角兰的蒸腾作用不会停止,从而造成叶片发焦,此时要为植株将土壤完全浇透,后期养护时保持湿润。
总结:黄角兰叶子发焦一般是光照过强、土壤板结、水分不足导致的,养殖时要为其做好遮阳措施,避免阳光的直射,并且每隔1到2年换一次盆土,同时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要将土壤浇透。
黄桷兰的叶片消耗水分很大,浇水不足会出现叶缘焦枯,生长期要保持盆土湿润,并经常用喷壶喷洒叶面。黄桷兰是肉质根,但注意盆底不能积水。换土后要一次浇透定根水,放在散光处,10天左右一后,再慢慢移到阳光处。
心达苗木 滇ICP备2024020316号-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