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植株的不断分蘖,使株型过大,造成生长空间不够、光线不足、营养跟不上,最终使叶片质量大幅下降。措施是对植株进行全面地复壮修剪和去劣存优, 主要是把过高、过大的主干在离土表30-40厘米处锯掉, 将一些病枝、弱枝剪去;株型太大的可实行分株分丛, 留下6-10个健壮枝条重新种下, 培好土,
应注意保持树冠内空外圆,修剪手法应以疏剪为主,修剪时间以冬季为宜。
早秋(9月)进行轻度换头,应根据主枝生长势的强弱适当修剪,一般剪去主枝延长枝的1/3,以增强生长势,并可防止无效秋梢萌生,促使枝条木质化。
修剪时还应注意剪除病虫枝、枯枝、徒长枝、过密的幼枝及生长不匀称的枝。
越橘的树桩盆景具有“老、绿、奇、美”的特点,是一种观桩、观叶、赏果的优良盆景树种;制作越橘树桩盆景要选虬曲老桩,这种老树叶片细小、花朵艳美。
为了使越橘发育良好,整形修剪是必要的步骤。在幼树成长了两年时,应把所有的花芽除去。从第三年开始可以适当留花留果,但是要注意留果数量,不能过多,否则树体无法承受,导致落果。另外,对长枝、死枝、老枝等无用枝条要及时剪除,避免消耗过多的营养。
摘芽:
在盆景造型的过程中,如养坯、上盆后都会萌发一些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枝芽。对这些芽一般使用摘芽手法,若不及时剪除,以后会长成孽枝、并列枝,也会越长越旺争夺其它芽眼的生长势。
所以要使用摘芽手法,但是老桩养坯前期要慎重使用这个法子。
1、不平衡修剪:即非全面修剪,而是根据植株的生理特性,有利造型及枝条健康生长,避免病态缩枝而采取的局部修剪方法,其包括抽剪、控枝。
2、平衡修剪。即全方位修剪,一般在盆树接近成形或参展前。此时可全面修剪,反复进行,不仅使枝桠成熟丰满,而且能保持树态美观。
3、带叶修剪。带叶所指的是剪截所留的枝节必须带叶,尤其是确定留下一枝节的芽位必须带叶,若无叶,该枝节顺延至有叶处(两、三片即可)下剪。通过迫芽,待所留芽位正常抽芽后,再复剪到位。这是植株的生理特性及其所包含的树液的输导作用所至。因此,如不平衡修剪一般情况下必须带叶,否则,可能引起剪口萎缩乃至枯枝现象(不带叶修剪,一般是全面修剪,或者全面摘叶修剪,以及落叶杂木类的冬季修剪)。
4、预留修剪。根据树种愈伤能力及特殊状况的不同,在修剪过程中以防为主的预留,即不一次到位,分两次剪,多留一至二个芽位,待所留芽成细枝健壮后,或预留节自然枯萎时再行修剪,如雀梅、朴树等在修剪中常使用此法,具体实施中,粗枝创口大,易萎缩,可预留长些,细枝萎缩程度相对小些,短留即可。
1.疏 剪
疏剪就是将不合乎造型需要的枝条从基部剪除。通过剪除不需要的枝条,一可达到造型的目的,二可保证良好地通风透光,使营养集中供应保留的枝条,使植株旺盛、花繁果硕。疏剪前要很好观察,尤其是初学者,切不可轻易下剪,因为疏剪不当就难以弥补。疏剪时不宜在靠树干处下剪,应根据枝条粗细不同,保留0.5~1厘米的基部,这样,使树干凹凸不平,犹如疙瘩斑痕,显得古老苍劲。疏剪时,除剪除病虫害严重的枝条外,下列枝条也应剪除:
(1)平行枝。即上下距离相近而向同一方向平行生长的枝条,根据造型需要,可保留一枝,剪除一枝。
(2)叠生枝。即从树干上同一部位重叠生长的枝条,如长出两根枝条,应剪掉一根。
(3)反向枝。即主枝上长出的反方向枝条,在一般情况下应子剪掉。
(4)对生枝。即在树干或主枝同一高度上左右对称长出的两根枝条,应剪除一根。在同一枝干上有两根以上对生枝如需剪除时,应先左、后右,再左、再右,依此类推交叉剪除,不可只剪一边。
(5)直立枝。即在主枝上生长的直立向上的枝条,应从枝条的基部剪除。
(6)轮生枝。即在树干或主枝同一部位朝不同方向呈辐射状生长的枝条,一般在3枝以上的称轮生枝。根据造型的需要,轮生枝一般留长、短各一枝,或只留一枝,其余枝条都予以剪除。
(7)丫杈枝。即由主枝分为两股的“丫”状枝,应剪除一枝。
(8)交叉枝。即两枝相交叉,应剪除一枝。
(9)下垂枝。即在主枝上向下垂直生长的枝条,应从基部剪除。
(10)陡长枝。即长势强壮、节间较长的枝条,应剪短或疏剪。
2.短 剪
短剪就是根据造型的要求,把枝条剪除一部分,保留一部分,以刺激保留枝条萌芽形成侧枝。短剪也是造型和维护树形的重要措施,它能使较高的树木变矮,保持树木较低矮的形态,让枝干相对加粗,从而使树木盆景更显苍劲雄奇。
修剪刀片的程度和形状。我们可以把上面的零件切成3-5厘米高的底座,这样它们就可以均匀地匹配。新的叶子萌芽的时间将是双重平均的,不会因修剪通知而改变外观。
盆景剪枝口诀“三分绿、七分枝”,对于黄杨盆景修剪也适用。因为盆景修剪的目的是让其枝叶更加繁茂,形态更美观,对于黄杨盆景来说,如按照口诀所述,可以剪去枝叶的三成绿色部分,而留下七成枝条,从而促进其生长。另外,黄杨盆景喜爱湿润的环境,所以在修剪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可适度喷水或置于湿度较高处。需要注意的是,剪枝时要避免过度修剪或在同一个位置频繁修剪,否则会对其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春季修剪:春天海棠花抽新芽,要剪去海棠花的枯枝、弱枝、病虫枝、交叉枝、堆叠枝、过度枝等来促进新芽的生长。
花谢后修剪:花谢后两周修剪海棠花的枝叶,将拥挤的枝条和突出的的枝条剪去,可以将长枝截短从基部保留3到4个芽。
落叶后修剪:海棠花落叶后,为了冬季养分保持,也要剪去多余枝条。
1、修剪时间
海棠花适合在春秋两个季节修剪,春季生长速度快,修剪后能枝条能快速萌发,而秋季植株生长速度变缓,需要的营养物质减少,修剪后对植株造成的影响小。
2、疏剪枝条
海棠花在修剪时,先剪去枯枝、黄枝、弱枝、病枝,再进行疏剪,去除密集枝、交叉枝、过长枝,不仅能减少养分的消耗,还能增强植株间的透光透气性,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
3、修剪残花
海棠花在开花前一段时间要进行修剪,为开花积累更多的养分,等到花谢后,及时剪去残花,避免养分的浪费,阻碍植株生长,同时还要将过于突出的枝条剪除,增强美观性。
4、注意事项
在修剪海棠花的过程中,对花枝短截时下手一定要轻,并逐一进行,以免重复修剪影响开花数量,修剪完成后,可以在伤口处涂抹多菌灵溶液,减少病菌感染的几率。
心达苗木 滇ICP备2024020316号-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