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枯病、新叶蚜、介壳虫是罗汉松病虫害,
罗汉松出现叶枯病是许多花农最头痛的问题,该病主要发生在罗汉松枝梢的嫩叶上,染病后,叶色发红,病斑呈不规则,由叶尖向叶基蔓延,造成叶片先端半段枯死。病斑后期为淡褐色。随着病害的发展,后期叶子病部的正反两面均产生小黑点,严重影响罗汉松的生长和观赏。
脐橙是一种具有浓郁香甜口感的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脐橙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和果实质量下降。因此,了解脐橙的病虫害图谱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对于保障脐橙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根据脐橙的病害特点和危害程度,可以将其常见的病害分为以下几类:
1. 真菌病害防治:真菌病害是脐橙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针对不同的真菌病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2. 细菌病害防治:细菌病害对脐橙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常见的防治方法包括:
3. 病毒病害防治:病毒病害对脐橙的危害较大,常见防治方法包括:
4. 机械性伤害防治:机械性伤害是脐橙果实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治方法如下:
脐橙是一种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水果,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的发生将直接影响脐橙的产量和果实质量。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脐橙的稳定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使用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控制病害的蔓延,还能减少药剂使用量,降低农业环境负荷,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定期巡视脐橙果园,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大面积暴发。
此外,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也是预防脐橙病虫害的重要环节。保持果园的清洁卫生,定期修剪枝条,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培养健康的脐橙苗木,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有助于提高脐橙的抗病虫能力。
脐橙的生长中,病虫害是不可避免的挑战。通过了解脐橙的病虫害图谱,了解不同病害的防治方法,能够帮助果农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危害,保障脐橙的稳定生产和优质产量。同时,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和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生态环境和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辣椒在种植中可能出现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一、?辣椒的病害
1、?辣椒疫病
此病一般在茎基部发病较多,在土壤中或其它病处越冬的病菌借助风雨传播侵害辣椒。
?苗期病:在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病部现黑褐色,幼苗枯死。
?叶部病:染病叶部会有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的近圆形的病斑。
?果实病:在蒂部生有水浸状的暗绿色病斑,迅速变褐软腐,阴雨天湿度较大时,表面上会长出白色霉层,干燥之后变成暗褐色条斑,病部以上的枝叶会很快枯萎。
防治:早霜灵锰锌500倍液灌根。
2、?辣椒白粉病
辣椒无论老叶还是嫩叶,在风的推动下,都可能会被病菌侵染。稍微干燥的条件下白粉病更容易流行。发病时,病叶的正面始生褪绿的小黄点,逐渐扩展为边缘不明显的黄色病斑,病部的背面产生出白粉状物,严重时叶上满布病斑,全叶变黄,大量脱禾落地。
防:与不是茄科类的蔬菜轮作。
治:可选用百菌清、己唑醇、戊唑醇防治
3、?辣椒灰霉病
苗期病:辣椒在苗期感染了灰霉病,先是子叶端变黄,后朝幼茎发展,使茎部收缩更细,从病染病的地方折断而死。
叶片病:辣椒叶片感染了灰霉病,病的地方即行腐烂,或者长出灰霉状的东西,严重的健病处上部的叶片会全部烂掉。
成株病:辣椒成株期染上了灰霉病,茎上开始生长不规则的水渍病斑,后变灰白色或褐色,病斑将茎包围,表面有灰白色们霉状物,病处上端枝叶枯死。
防:进行通风透光,降低土壤湿度。抱病叶、病枝、病果消毁或深埋。
治:用异菌脲、多菌灵、腐霉利、甲基硫菌灵等喷施。
4、?疮痂病:
疮痂病主要危害辣椒的茎、叶、花。
叶片病:如果辣椒叶片感染了疮痂病,开始会出现许多不规则形水渍状墨绿色至黄褐色的稍稍隆起的斑点,经常多个病斑连成一起,引起叶片黄枯脱落。
茎病:开始长生不规则水渍状的条斑,慢慢木栓化或者纵裂为疮痂形状。
果实病:出现墨绿色稍微隆起的圆形或长圆形病斑,到后期木栓化。
防:选择无病无菌的辣椒留种;播种时用1%硫酸酮溶液浸种5分钟钟消毒。
治:用氢氧化铜、新植霉素等药喷2~3次,海星期喷一次。
5、?炭疽病
炭疽病是辣椒的高温时的常发病,辣椒受灼伤后最容易并发炭疽病,先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湿润状稍凹隔的病斑,斑面有明里的橙红色环纹状小粒点,后转变为黑色小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的粒状黏稠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干燥的时候,发病部位干缩变薄,成为纸状,很容易破裂。
叶病:辣椒叶染上炭疽病后,会产生褐色的圆形斑,或产生黑色的轮状小粒点,严重时叶会枯落。
茎、果梗病:辣椒的茎和果坡染上炭疽病后,会出现褐色的凹陷的不规则条形病斑,干燥时表皮易破裂。
防:播种时种子进行灭菌处理。
治:可用代森锰锌、福美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喷施。
6、?白绢病:
病菌先危害离地面近的茎基部,开始现水渍状的暗褐色病斑,慢慢扩大,略凹陷,病斑上生有白色绢丝形状的菌丝体,向四周扩散,延至一圈后,便引起叶片枯死,甚至整株枯死。发病的地方,后期生出许多油菜状的褐色菌核。茎基部的表皮腐烂,导致全株萎蔫甚至枯死。
防:作物轮作,地地灭菌处理。
治:用15%三坐酮1000倍液淋茎基部。
7、?软腐病
辣椒的软腐病主要发生在青椒果上,果实一旦染病,则出现暗绿色的水渍斑点,迅速扩展为淡褐色,椒果腐烂发臭变形,好象装满了泥水。多数病果脱落,留在枝上的少数椒果只剩白色的果皮。
防:作物轮作,处理病果。
治:可用波尔.锰锌、氟硅唑、青霉素甲盐等喷施。
8、?绵腐病
辣椒的绵腐病,主要是辣椒的椒果受到危害,染病的椒果出现如同水漫形状的斑点,并且很容易蔓延到整个椒果,长出白色的絮状霉斑,看上去很象白色的棉絮。所以也叫棉腐病。
防:控制土壤湿度
治:问卜25%多菌灵、甲霜灵600~800倍液喷药,连喷3次,1个星期1次。
9、?.日灼病
辣椒的生育期很长,从春天栽下一直可以生长到霜冻来临。辣椒在盛夏季节,如果遇上特别强烈的太阳,也可能会被灼伤,从而形成透明样,出现霉变腐烂。
防:高温时保证土壤湿度。
?辣椒的虫害
?蚜虫:辣椒蚜虫主要吸食植株的汁液,导致叶片卷缩,植株生长不良。蚜虫的排泄物污染叶面,而且还能传播病毒病
可用10%吡虫啉、2000~2500倍液
?地老虎:咬断辣椒幼苗靠近地面的茎部,使嫩苗死亡,造成缺苗缺棵。
治:可用灭杀毙、敌百虫防治。
?辣椒甜菜夜蛾
这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它以危害辣椒叶片为主,影响辣椒的生长。
防:消灭越冬蛹
治:用氯氰菊酯、菊.杀2500倍液喷施10天1次,连喷3次。
?白粉虱:辣椒白粉虱是栽培中的一种普遍性害虫,这虫可以危害绝大部分蔬菜。白粉虱会致辣椒叶片萎枯,影响辣椒的生长。
防:设置黄沾板诱杀成虫
治:用10%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3000~4000倍液
?茶黄螨:茶黄螨喜欢取食辣椒禾的幼嫩地方,主要危害辣椒的花蕾和叶,以致辣椒不能开花。
可用15%哒螨灵3000倍液
辣椒很辣,辣椒病不怕辣,辣椒虫也不怕辣,在种植辣椒时,为了不降低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必须了解辣椒的病虫害情况,必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
病害1.、猝倒病发病症状:苋菜猝倒病一般发生在出苗前后,在出苗前发病会造成烂种,导致无法发芽。在出苗后发病会在幼苗茎基部出现褐色的水渍状病斑,形成线状。导致幼苗猝倒,田间湿度大的时候会出现白色的菌丝体。防治方法:足墒下种,一次性浇足底水,在出苗后控制浇水量。不要播种过早,土壤温度要在15度左右时播种。出后期减少田间郁闭,及时间苗增加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田间温湿度,最后要控制好播种密度。由于为速生叶类菜,不提倡喷施农药,以免菜品带来安全问题。最稳妥办法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拌细土15公斤,均匀撒在土壤里。2、白粉病发病症状:在6月上旬开始流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展迅速。叶片表面开始出现不规则褐色斑块,叶背生圆形至不定形白色疱状孢子堆,严重时疤痕密布或联合,叶片凹凸不平,最终枯黄。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肥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高温季节遮阳降温。③发病初期选喷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1~2次即可。3、叶斑病发病症状:苋菜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上形成较小的浅褐色斑点,受叶脉限制逐渐发展成多角形,病斑可相互融合,导致叶片枯死,该病水渍状斑不明显,小苗到收获均可发病,栽植密度大的地块发病重。别于叶枯病。防治方法:①轮作不重茬,使用抗病品种。合理浇水施肥,在播种前深翻晒土,结合深翻施足基肥,做平畦,浇足底水,小水轻浇,不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②加强田间管理,在苋菜生长期应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及时中耕除草,提高植株抗病力。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4、茎腐病发病症状:病株外观呈失水萎蔫状,检视茎基部,则可见其变褐坏死,根部皮层腐烂脱落,无新根长出。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换茬,减少病源基数。(2)播前整地时进行土壤用50%多菌灵消毒。(3)药剂防治,可用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淋喷,连续2~3次,隔7~10天1次,前密后疏,淋足淋透。
2.
虫害1、蚜虫蚜虫是苋菜主要害虫,危害叶片,为确叶菜食用安全,不建议使用农药。主要采用农业办法,如清园消灭虫源基数,合理密植,正确运用肥水。使用物理杀虫法,黄板诱杀,覆银灰色避蚜膜。还可以每亩使用0.5%苦参碱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40毫升+水30~30公斤喷雾防治。也可以使用土法防治蚜虫。2、斑潜蝇发生症状:斑潜蝇对苋菜的危害主要在于幼虫潜入叶片,钻入叶肉中取食,形成弯曲的俯冲路径,只留下叶片的上下表皮。随着幼虫的生长,幼虫地下道逐渐延伸变宽,最后叶子受损甚至死亡。
罗汉果种植的主要病虫害防治:以根结线虫病、疱叶丛枝病和芽枯病为主。
1)根结线虫病
由根结线虫引起的一种病害,是当前罗汉果的主要病害,在平原、低丘陵地区及沙质土上种植栽培的罗汉果发病尤为严重。植株受害后,须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常呈念珠状,块茎上则形成瘤状的疙瘩。
防治方法:
①选用无病、健壮的优良植株作种苗。②新垦罗汉果应避开前作瓜、豆、菜等寄主植物的熟地,而要选用排水良好的荒地,同时要提早开垦翻地,垦后反复多次犁耙翻晒土壤。③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或磷钾肥,增强植株抵抗力;注意园内卫生,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④药剂防治。茶麸粉、石灰等对根结线虫发生较轻的地块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的药剂为米乐尔,每亩用药量为2.5公斤,与细土拌均,坑施或沟施,每年于罗汉果发芽前和夏季根结线虫侵染高峰期分两次施用。禁用呋喃丹、益舒宝、氯化苦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2)疱叶丛枝病
由类菌体和病毒复合感染引起的地上植株病害。受害果园的空株率达13-40%,结果数减少50%。受害植株叶片呈畸形,缺刻或线状,叶脉缩短不均,叶肉隆起呈疱状,叶缘反卷,叶肉肥粗硬,腋芽早发而成丛枝,叶片最后黄化。此病由人工嫁接、创伤摩擦、种子带病和媒介昆虫绵蚜虫进行传播。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培育无毒种苗,实行隔离种植,清除田间杂草。②及时灭蚜防病。在蚜发生季节用40%克蚜星600倍液或50%抗蚜威2500倍液等,喷洒罗汉果幼嫩茎叶部分。③药剂防治。植株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800倍加20%病毒;600倍液喷雾,隔7天喷一次,连喷4—5次。
3)芽枯病
芽枯病是近年来在我国罗汉果主产区出现的新病害。该病不属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寄生性病害,而是缺硼所致的生理性病害。一般始发于每年的6月中至下旬,发病时,植株嫩叶黄化,顶芽枯死。枯死前顶芽呈棕红色,质脆,易折断。枯死后顶芽呈褐色至黑褐色,直立或下弯,发病后腋芽很快长出,但新长出的腋芽不久也枯死,这种现象在同一植株上可反复发生,严重时导致整株自上而下枯死。切开病株块茎,可观察到其内部组织发生褐变。
防治方法:
①采用硼砂或硼酸溶液,浓度为0.05%浸泡种苗5—6小时,而后种植;②用0.1%—0.2%硼砂或硼酸溶液,于罗汉果生长期每半个月喷施一次;③施用基肥时,按每亩0.5—1公斤的用量,将硼砂或硼酸混入其他肥料拌匀,一同施入。需要注意的是,在硼素补给时,用量要适宜,施用要匀,如果过量或不均匀,易引起毒害。适当施用石灰可减轻用量过多或不当而引起的毒害。
以下是葡萄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1. 黑腐病
症状:果实表面出现黑色斑点,逐渐扩大,果实变软,腐烂。
防治:使用含铜的杀菌剂喷洒,并注意保持果园通风、排水良好。
2. 葡萄蚜虫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绒毛,葡萄果实变小,采收量减少。
防治:可以使用嗜硫菌、烟碱等药物喷洒,也可以采用天敌等生物防治手段。
3. 葡萄蛀果蜂
症状:葡萄果实出现小洞,果肉内有小虫。
防治:使用含有氰菊酯等杀虫剂进行喷洒,或者使用黄板和黄夹子等物理防治手段。
4. 灰霉病
症状:果实表面出现灰白色霉层,果实变软、腐烂,有臭味。
防治:保持果园通风、排水良好,及时清理落叶、落果,使用含硫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5. 葡萄萎蔫病
症状:葡萄植株叶片变黄,逐渐枯萎。
防治:保持果园通风、排水良好,及时清理落叶、落果,使用含有噻唑酮等杀菌剂进行喷洒。
6. 葡萄白粉病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叶子逐渐枯黄、脱落。
防治:及时清理落叶、落果,使用含硫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增加果园通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葡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防治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剂量,避免使用过量或者使用不当的农药,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一、蓝莓根腐病的症状与防治
蓝莓根腐病的症状:发病初期仅仅是须根发病,细根会先变成褐色,随后腐烂,然后便会蔓延至整个根系,直到病根的颜色变成黑褐色,然后就会死亡。
蓝莓根腐病防治:发病较重时,需要把土地里的蓝莓植株全部清除掉,然后用药剂对土壤进行熏蒸消毒处理,一般可以用溴甲烷处理。
二、蓝莓灰霉病的症状与防治
蓝莓灰霉病的症状表现:幼果受害后会出现水浸状的病部,颜色为淡褐色,随后病部凹陷腐烂,在发病后期,病部上会有灰色或者灰白色的霉层。
蓝莓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一般可以用腐霉利、百菌清等保护剂进行防治;发病严重时,需要及时把病叶、病花、病果、病茎摘除掉,随后带出园区深埋。
三、蓝莓枝枯病的症状与防治
蓝莓枝枯病的主要症状:发病初期,病部会有紫红色的圆形病斑,随后病斑会迅速形成梭形病斑,而在发病后期,病斑的中央则为灰白色,边缘则为紫红色。
蓝莓枝枯病的防治方法:在春剪、秋剪完成后需要及时喷施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广谱保护性杀菌剂,避免病菌从枝条的伤口处进行侵染。同时要及时移除被侵染的枝条,切断侵染源。
四、蓝莓枯焦病的症状与防治
蓝莓枯焦病的症状:在发病初期,花朵会萎蔫并少量死亡,受到侵害且发生萎蔫的花朵一般不能够发育成果实。
蓝莓枯焦病的防治方法:选择无该病病毒的定植园,同时要保证邻近园也没有此类病毒并定植无病毒的苗木,一旦发现受害植株,则要马上清除烧毁,防止疾病进一步蔓延。
五、蓝莓主要虫害的防治
(1)针对天牛、食心虫等少量的枝干害虫,可用药棉人工堵塞蛀干孔,达到杀灭幼虫的目的。
(2)针对毒蛾、刺蛾、大蚕蛾等叶部害虫,可在夜晚实施灯光诱杀成虫。
(3)可用糖醋液诱杀果蝇和金龟子成虫,一般重点防治的时间在4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若在林区种植蓝莓,需要防止鸟类啄食。
一、南瓜主要病虫害。南瓜主要病虫害有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病毒病、蔓枯病、小地老虎、蚜虫和红蜘蛛等病虫害。
二、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技术。实行与瓜类蔬菜轮作,前茬作物不能是西瓜、甜瓜、黄瓜等瓜类蔬菜;选用抗病良种、选用无病种苗或播前进行药剂浸种;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要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摘除基部病、老黄叶,并深埋或集中烧毁,通过以上措施来达到健身栽培的目的,增强抗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2、化学防治技术。病害防治适期一般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预防和防治,虫害一般在卵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喷药防治。
脐橙作为一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备受人们喜爱。然而,脐橙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对脐橙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为了帮助果农更好地识别和防治脐橙上的病虫害问题,我们特别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详细的脐橙病虫害图谱视频。
脐橙黑斑病是脐橙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由真菌引起。病叶上出现黑褐色斑点,严重时病斑融合成大片,导致叶片枯黄、干枯,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针对脐橙黑斑病的防治措施,我们在图谱视频中提供了详细的介绍和操作指导。
脐橙黄龙病是由一种名为黄龙病菌的细菌引起的病害。患病的脐橙叶片会出现黄化、卷曲和叶缘糙化的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整株萎缩和死亡。我们的图谱视频中展示了脐橙黄龙病的病征特点、病因分析以及防治方法,助你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脐橙潜叶蛾是脐橙栽培中常见的一种害虫,以幼虫阶段为害。虫体呈淡黄色,喜欢在叶片的内部取食,导致叶片上出现片状、融合的透明斑。脐橙潜叶蛾对植株的伤害较大,严重的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在图谱视频中,我们详细介绍了脐橙潜叶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其防治方法。
脐橙红蜘蛛是脐橙栽培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它以吸食叶片的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出现密集的小黄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叶片脱落。脐橙红蜘蛛的防治比较困难,我们的图谱视频中详细介绍了脐橙红蜘蛛的生活习性以及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脐橙蚧类害虫是脐橙栽培中的常见害虫之一。它们以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出现黄化、干枯等症状。脐橙蚧类害虫的防治比较复杂,我们在图谱视频中为大家提供了详细的防治方法和操作技巧。
以上只是我们图谱视频中涵盖的部分内容,针对更多脐橙病虫害问题,我们将会陆续推出更多的图谱视频,为果农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同时,我们也欢迎果农们留言或私信告诉我们你们在脐橙栽培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我们将努力为大家提供详细的防治指南。
脐橙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脐橙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为了帮助果农更好地应对脐橙病虫害问题,我们整理了一份脐橙叶片病虫害图谱,以供参考。
1.1 黄龙病(脐橙叶片病虫害)
黄龙病是脐橙叶片常见的病害之一,由螨虫引起。受感染的叶片会出现黄化、卷曲和落叶的症状,严重影响橙树的生长和果实的质量。防治黄龙病的方法主要有:
1.2 黄化病(脐橙叶片病虫害)
黄化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多由病毒引起。受感染的叶片会出现黄化、枯萎和畸形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果实减产。防治黄化病的方法主要有:
2.1 橙蚧(脐橙叶片病虫害)
橙蚧是脐橙叶片常见的害虫之一,对橙树造成较大的危害。橙蚧以橙树的汁液为食,叶片被蚧虫蚜吸取后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症状,严重时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防治橙蚧的方法主要有:
2.2 蛀果蛾(脐橙叶片病虫害)
蛀果蛾是脐橙叶片常见的害虫之一,以橙果为食,对果实造成严重的破坏。受害果实表面会出现蛀洞,严重时果实会腐烂掉落。防治蛀果蛾的方法主要有:
脐橙叶片病虫害对脐橙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果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橙树的状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本文介绍了脐橙叶片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希望可以为果农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
心达苗木 滇ICP备2024020316号-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