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配土
先在育苗盒的最底层铺上陶粒,主要是起到透气的作用,只需要铺1,2层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准备育苗的土壤,土壤可以直接从大棚买,当然,也可以在网上直接购买专门的育苗土。
土壤准备好之后,将土壤装到育苗盒中,并且要压实,装土时要保持土壤表面平整不要坑坑洼洼。
对土壤消毒,浸盆
如果有条件的花友,可以把土壤放到微波炉里面加热进行消毒,不太方便,只能选用多菌灵,或者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使用大容器,将菌灵粉末放入容器,加水溶解即可。等杂质沉淀后,可以使用上面的水清盆。
准备播种
多肉属于景天科,种子都非常小,播种数量要是少,建议用牙签点播的方式,只需要用牙签沾点水,就可以黏住种子,然后把种子放到育苗土表面就可以了。点播的优点,可以很好控制种子播种后的距离。
如果播种数量比较多,建议可以提前准备一张白纸,且对折,将种子装到对折的白纸中间,然后慢慢地抖落到育苗土表面上,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非常剩事。播下种子后,没必要覆土。
播种后闷养
用育苗盒的盖子,直接盖上即可,若在其他地方播种,播种之后,需要用保鲜膜盖上,在保鲜膜上扎几个小孔,循环空气,让种子呼吸。
后期养护
多肉种子出苗后,可能会存在部分苗出现徒长,这时候需要扶苗,一般用小颗粒赤玉土就可以了。扶苗有利于小苗的成长,提高小苗的成活率。
方法/步骤:
1、准备好多肉植物专用的泥土装入花盆,首先将土用水浇透:
如果没有购买专用泥土的话自行配土也是不错的(但是要对土进行消毒,可以用消毒剂防止植物的腐烂)!
最好使用松软的泥炭土(有一定保水能力),因为泥炭土松软,非常利于生根;
据我所知比较合理的配土方法为:泥炭土60% + 沙子20% +颗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换成颗粒也可以;颗粒可以是陶粒、石子等。
2、将种子均匀撒在泥土表面:
土质松软的话种子表面不用在撒土,相反的话撒一层薄薄的土也是可以的,但是注意千万撒太多,免得种子埋得太深导致不会发芽!
另外注意:要用底部打洞易排水的花盆!
3、蒙上保鲜膜1-2周,放于20度左右室内通风的地方!
如若当地温度为20°左右,种子表面撒了土,可不用再蒙保鲜膜,保持土壤松软潮湿即可(浇水一周2-3次 也没规定,保持土壤潮湿即可)!
温度偏冷的话一定要蒙上保鲜膜(有条件的话最好在中午时打开一会,这样栽培的植物个体饱满,体色鲜艳。)
4、等待1-2周就可以看到超萌的嫩芽了:
这时候可以把保鲜膜掀掉,适量保持光照,多肉们都很喜欢阳光,有一定的光照会长得更好,适量的浇水(保持土壤潮湿)和施肥,切不可过于频繁!很多新手养死多肉植物都是因为太过于频繁的浇水了。
总结:
养殖植物总的来说都离不开三点:水分,介质,光照。多肉也不例外。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状态的重要因素,但是水分和介质则是直接影响多肉植物生死的因素。
注意事项:
注意控制好浇水,光照!
注意选择土质!
1、种植时间
种植多肉的时间一般是在春秋两季,此时气候比较温和,植株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多肉恢复长势,而夏季高温炎热,植株会进入休眠期,冬季低温容易受到冻害。
2、处理种子
采用种子繁殖法种植多肉时,要先将饱满、健康的种子浸泡在多菌灵溶液中,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等待1-2个小时后将种子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3、播种方法
将处理好的多肉种子直接撒在土壤中,可以用泥炭土和蛭石等量混合作为营养土,以达到疏松透气的要求,播撒后要浇透水,然后盖上薄膜以保温保湿,一般10天左右就会发芽。
4、养护管理
多肉播种结束之后,要将植株移至温度为20-25度的环境下,以提高种子的发芽速度,而且要保持环境的通风,等多肉发芽生根之后,再让其接受部分散光,逐步让植株适应环境。
播种时间跟温度: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一般有春播和秋播两种。比较推荐秋播,因为景天大部分是冬型,所以小苗好带,南方春播比较冒险就是要面对度夏的问题,最佳播种温度是15-25度均可发芽,我说的这个温度适用于A属莲花掌,以及AI属,E 属石莲,S 属等。
2、杀菌:将盆土表层整理平整并压实,用广谱性的杀菌药物进行喷撒,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清等均可。为了植物少生病少生虫,这一步必不可少。
3、播种:景天种子非常的细小,采取点播的方式几乎难以完成,因此通常是采取盲撒的方式来进行的。用一张质地硬一些的白纸对折,形成一个纸槽。将种子小心的放置在白纸上,然后轻轻敲击白纸的背面,这样种子就可以均匀、顺利的流入你所要播种的区域。要注意的是白纸的倾斜角度和敲击的力度是决定种子播撒的关键,这一点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才能掌握。一个盆器中播种最好要选择相同的品种,这样可以保证种子萌发时间基本一致,便于日后的管理。
4、表层覆土:对于播种后表层是否需要覆土的问题,各人有个人的作法,我的经验是覆土不可过深,否则不易出苗,也不可太浅,容易顶壳出苗。一般覆土2cm在右为宜,如果种子过小,也可不覆土。
5、杀菌: 用广谱性的杀菌药物再次的喷洒盆面,这一过程一来是可以使得种子比较好的与表层土结合,二来也是对种子进行一次杀菌的过程。
6、标记:在育苗盆上插上种子标记牌,避免混淆和有利于日后的管理。
第一步:播种准备,杀菌药,育苗盒,播种的介质,种子(花友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替换,不用必须一样)
第二步:取出育苗里的格子,准备装播种的介质,在装泥土前,可以先用底石垫底(我用的是陶粒),这个步骤不是必须的,可以不用加底石。装好底石后育苗盒里装好播种的介质,然后清理一下边沿。
第三步:消毒,多肉种子播种与普通花卉在播种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消毒这个步骤,我用的是多菌灵,花友可根据自己手中的杀菌药剂来消毒也是一样的(也有花友不消毒就播种的,也可以出芽,这个就好比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一样,花友自己衡量),把多菌灵倒入五分之一就可以了,然后加入干净的自来水,水位到盆的9分满即可,多了容易溢出,少了,浸不透。然后把装好泥土的育苗盒放在多菌灵溶液中,不要按压,不然泥土会被顶出来,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第四步:开始播种,用纸对折,然后把种子倒在纸上,把种子均匀地撒在介质的表面,插上标签牌,花友需要注意的是,多肉种子播种很多品种是不需要覆土的,如果覆土会影响发芽率甚至播种失败,所以在播种前一定要了解种子播种的方法。播种好了,盖上盖子,把育苗盒放在明亮的散光处(注意不要放在强光下暴晒),等发芽后,要注意通风,晚上开盖子,白天盖上,散光下晒晒(有助于防徒长),切记不能暴晒,也不能风吹,等苗出的差不多了,可以拿掉盖子。
1.
播种时间
春秋两季是最适宜多肉生长的季节,在这两个季节进行播种成活率最高。注意,多肉的生长与其他植物相比略有不同,我们知道大多数植物的休眠期是在冬季,多肉则是在夏季,因此在播种时必须避开夏季进行。
2.
多种方法
多肉种子非常小,看起来就像芝麻粒,在播种时需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一个平面上,一粒一粒地均匀播种到土壤中。
3.
发芽养护
种子发芽之后,需要将其移至阳光充足且通风透气的环境中生长。当然了,中午光照过于强烈时,需适当进行遮荫,把它放在阴凉处养殖,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即可。平时适当浇水施肥,假以时日就能收获一颗可爱的多肉了。
多肉植物是一类具有肉质茎或叶的植物,能够储存水分,适应干旱环境。多肉植物有很多种类,形态各异,颜色丰富,非常适合作为观赏植物。如果你想自己培育多肉植物,可以选择用种子的方式。以下是培育多肉植物种子的方法:
1. 准备适合的容器和基质。容器可以是塑料盒、陶瓷盆或玻璃瓶,要有排水孔,大小根据种子数量而定。基质可以是腐叶土、珍珠岩、沙土等,要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可以混合使用。
2. 消毒容器和基质。容器可以用热水或酒精清洗,基质可以用开水浸泡或微波炉加热,目的是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或真菌,防止种子发霉。
3. 填充基质并均匀湿润。将基质填充到容器中,压实表面,但不要过于紧密。用喷壶喷水,让基质湿润但不要积水。
4. 撒播种子并覆盖保湿膜。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基质上,不要埋入土中,也不要过于密集。用保湿膜覆盖容器,留出一些小孔,保持温度和湿度。
5. 放置在明亮通风的地方。将容器放在有充足光照但不直接暴晒的地方,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每天观察基质的湿度,如果过于干燥,可以适当喷水,如果过于湿润,可以揭开保湿膜通风。
6. 等待种子发芽并移除保湿膜。一般情况下,多肉植物种子需要2-4周才能发芽,发芽后可以移除保湿膜,让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7. 照顾幼苗并定期换盆。幼苗长大后,需要给予适当的光照和水分,避免过度浇水或缺水。当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可以将它们分别移植到单独的容器中,继续培养。
心达苗木 滇ICP备2024020316号-172